夜空因为黑暗而动人,黑暗因为星光而美丽。可是人造的光亮怎么能够将黑暗吞没,将星光掩埋?拒绝光污染,还我们一个纯净的星空!
“夜空之美”组:第一名
供图:Jia Hao 《夜空下的世界》
去年十二月,洛夫乔伊彗星划过澳大利亚的夜空,一个天文学家满怀敬畏地伫立着。这颗正式名称为C/2011 W3的彗星预计将会扑向太阳,然后就此毁灭。但冰质的主体反而因为遭遇太阳得以焕发生命力,在黎明时分为南半球的星空观测者持续展现难得一见的明亮的彗尾。
主办方宣布,这张洛夫乔伊的鱼眼照片赢得了“第三届国际地球天空摄影竞赛”“夜空之美”目录组的第一名。这个由《夜空下的世界》和“夜空意识”项目创办,一年一度的竞赛邀请天体摄影家提交他们最好的天体摄影风景作品——照片展现地球和夜空两者——也收取反映拒绝光污染的影像作品。
所有照片分成两组:“夜空之美”和“拒绝光亮”。
为了捕获上面的镜头,摄影师Jia Hao追逐洛夫乔伊彗星一直追到珀斯(澳大利亚城市)一个偏远的乡村之外。由于正值度假季节,几乎没有可供选择的房屋安顿,“我设法独自一个人生存了两天,睡在租来的汽车里,每天就吃点面包。”Hao在邮件中告诉《国家地理杂志·新闻》。“在把所有的钱和精力都投入到追逐这颗彗星之后,它总算没有令我失望,”他补充道,“在银河系的南边,它将如此明亮的影子投到地面上……这样的景象让我不禁潸然泪下。”
“拒绝光亮”组:第一名
供图:Norbert Span 《夜空下的世界》
去年12月,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下山谷里的因斯布鲁克市的灯光之湖就像熔化的黄金一样。摄影师Norbert Span在登上帕兹科托夫山顶观测星星的时候捕捉到了这个镜头。
“阿尔卑斯山的一大优势在于,如果你走到山脊的背面,天空就会又一次变成黑暗的。所以,尽管这是在因斯布鲁克市,我们仍然在很多地方能够看见纯黑的天空。”Span说道。
这张照片赢得了“拒绝光亮”组别的最高荣誉。他们认为这张照片显示出了“灿烂星空的重要和神奇,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光污染问题已经变得多么的糟糕。”《星空下的世界》创办者和竞赛评委Babak Tafreshi在一封邮件里说道。
“夜空之美”组:第二名
供图:Christoph Otawa 《夜空下的世界》
一组长曝光镜头捕捉到了拉瓦莱多三峰山——多罗米特山脉的三个山尖,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处世界遗产——上的星轮图像。同时还有行驶在环山路上的汽车车灯。
根据赛事评委Tafreshi的说法,提交到这项年度赛事的作品应当完成于2011年并且具有“夜空下的世界风格”——组合元素包括显著的地理位置或陆标以及作为其背景的夜空。2012年的比赛收到的入围作品将近是2011年两倍,有来自50个国家左右的摄影师的总计约600余幅作品参选。
“拒绝光亮”组:第二名
供图:Luis Argerich 《夜空下的世界》
当摄影师Luis Argerich在阿根廷的乡村拍下这张照片时,“被模仿山丘形状的银河系的弧形迷住了”。尽管有来自附近城市的光污染,照片全景也还是捕获到了麦哲伦星云的白色斑点——银河系中矮星系的两颗卫星。
据赛事评委Tafreshi说,如今的数码相机,同多倍的天文器材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夜空摄影技术。“不幸的是大部分对拍摄夜景有兴趣的摄影师都不熟悉天文学,也不知道夜空自然的样子和颜色。”他说。例如,许多呈送参与竞赛的照片不和格,因为在这些照片中大量明亮的蓝色、紫色和红色的星星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淡黄色。“如果你洗印一张蓝色日落的照片,那么要么就是你的相机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要么就是你成为了第一个在火星上看到这番景色的人。” Tafreshi说道,“真正的优胜作品不是那些带有奇异色彩和饱和度的图片,而是那些在正确的地方正确的时间捕捉到画面的照片。”
“夜空之美”组:第三名
供图:Stephane Vetter 《夜空下的世界》
像指向天堂的箭头,冰岛Raufarh?fn地区的北极圆石的轮廓耸立在灿烂的极光之下。这处历史遗迹被建成现代巨石阵的一部分,它些厚重的石板被放置在一条与夏至日有关的天文校准线上。它的总体设计根据古斯堪的纳维亚诗歌V?luspá或《女巫的预言》而来。
赛事评委Tafreshi注意到今年呈上来的极光作品有择增加。“它们中的大部分是2012年3月完成的,当时太阳活动突然增多,(刺激更多的)极光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随着我们接近将在2013年春天出现的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期,太阳活动正逐渐增多而且引起了更多漂亮的极光现象。”
“拒绝光亮”组:第三名
供图:Luc Perrot 《夜空下的世界》
在这张拍摄于印度洋中的法国尼留汪岛的照片上,掠过太阳的洛夫乔伊彗星似乎就要坠入地平线以下。“也是碰巧,这个夜晚天气很好,尼留汪岛火山口上正好有一层广阔的云气,”摄影师Luc Perrot说道,“当我第一次看见这颗彗星时,所感受到的震惊是巨大的。”
除了极光摄影作品汇集,赛事评委Tafreshi说,“今年我们收到了很多大洛夫乔伊彗星的照片,它于2011年12月在南半球的天空做了一次壮观的展示。这么明亮的彗星每十年只会出现一两次。”
“夜空之美”组:第四名
供图:Thomas Neudert 《夜空下的世界》
在这张取景于冰雪覆盖的森林的夜空图上,月光照亮了这些冰冻的“雕塑”。熟悉的猎户座星云的一部分——猎人——正悬挂在最显著的那棵树木尖端附近的天空上。
“虽然最好的装备帮了很大的忙,拍摄夜景图片的秘密关键还是在于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时间。”赛事评委Tafreshi说。一般说来,“天文学知识和艺术的天空观测视角产生迷人的既具有美感又富有科学意义的天文景观。”
“拒绝光亮”组:第四名
供图:Norbert Span 《夜空下的视角》
从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的高处望去,来自附近滑雪场的光亮同星光互相映衬。人造光源越向上受大气微粒作用越分散。
“光污染……不仅仅是一个天文学问题,”赛事评委Tafreshi说,“它也是能源的浪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如同其它任何形式的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对健康有不利影响。”
阿尔卑斯山这个滑雪场附近的人们是幸运的,“每天晚上10:30,(球场)就会关掉灯光,天空就又恢复它的本真之美。”摄影师Norbert Span说道。
“夜空之美”组:第五名
供图:Eric Hines 《夜空下的世界》
摄影师Eric Hines拍摄的这张照片上,夏夜里,美国怀俄明州的一条乡村道路同银河光带相互平行。“花费些时光在美国一些最偏远的地方的星空下,让我取得这样的成就。”Hines在邮件中说。
一般地,《夜空下的世界》发起者Tafreshi说,“在‘地球-天空’摄影中,我们总是捕捉那些在肉眼中最明显的事物,所以摄影师主要的努力就是展现场景中他们目睹的美。”“我很高兴我们2012年的比赛中经验丰富的评审团队投票给看清来更自然的作品。”
“拒绝光亮”组:第五名
供图:Majid Ghohroodi 《夜空下的世界》
一轮明亮的月亮在伊朗古老的废墟上投下深深的影子,星星也在头顶闪烁。
随着天文学教育的推进和光污染问题的突出,“当看到这些来自全世界的图片全部呈现一片同样的天空时,这项比赛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印入脑海——人类头顶上有座一样的屋顶。”《夜空下的世界》的Tafreshi说。
“在这座屋顶之下,所有的名族不过是生活在一所房子里的一个家庭而已。夜空也可能是一座能够带领我们走到一起的桥梁。”
评论